童年总是令人难忘。放学后,趁太阳还亮得晃(huàng huǎng)眼,我们去山上摘①yīng táo____、捉蝴蝶、逮蚂蚱。晚上,我们缠着②cí xiáng____的奶奶给我们讲有趣的故事。假日里,我们会爬山③duàn liàn____身体,会绕着湖泊(bó pō)悠闲地散步,也会到爱心补给站④wèi wèn____环卫工人,为他们提供(gōng gòng)消暑的饮品。
诗中有画,《鸟鸣涧》中“月出惊山鸟,_____,”描绘出幽静之美。诗中有情:王昌龄的“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抒发了边关将士的意情壮志:“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李白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关于社会上不规范用字现象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汉字历经数千年,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但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人用字随意、不规范,这对汉字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为了了解不规范用字现象,我们组织研究小组,针对社会上不规范用字的现象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设计《学生写字情况调查》问卷,对某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调查。 (三)资料整理 社会上的不规范用字现象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广告中乱用谐音字。如“礼”所当然(礼品广告)、“鸡”不可失(炸鸡广告)等。 (2)使用简化字或错别字。和广告招牌上的“今日新到鸡旦(蛋)”、“东方家俱(具)城”等。 (3)在一些电视节目的字幕中也会出现错别字,如“直截了当”写成“直接了当”。 (四)研究结论 不规范用字现象产生的原因: (1)为了推销产品,吸引更多的顾客,在广告语中乱用谐音字。 (2)为了节省书写时间,使用简化字,减省笔画或部件。 (3)因自身知识储备不足或粗心大意,在使用汉字时出现失误。 |
①中国田径曾经有一个梦,那就是在世界百米赛场上,中国选手能占有一席之地。2021年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上,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成绩,刷新了亚洲纪录,成为闯进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亚洲第一人,圆了中国田径的梦。那一刻,全中国人民沸腾了!那一刻,世界震惊了!那一刻,他创造了历史!他用行动告诉世界:“我们中国人可以跑得更快。”
②____。百米跑道上,运动员每快0.001秒,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训练场上,苏炳添一遍又一遍地踏起跑器,一次又一次压低身体向前,起身、冲出跑道,再回到起点,蹲身、冲出跑道…每个动作他都全神贯注、精益求精,每次训练他都全力以赴、力求突破。成千上万次的锤炼,最终成就了他赛道上的辉煌。
③2014年,教练让苏炳添改变起跑脚——让他起跑时,左脚先迈出第一步。然而右脚起跑的习惯已坚持了十多年,要改谈何容易?但是苏炳添毅然接受挑战,像重新学习跑步一样,他坚持每天练习起跑几百次,即使走路也模仿起跑的姿势,连睡觉也在思考如何起跑更完美,做梦也在练习起跑。运动员要改变多年养成的起跑习惯,至少要两年。勤奋刻苦的苏炳添只用了7个月就改变了这个习惯。
④2019年,苏炳添30岁时,腰伤和骨裂的困扰一度令他消沉,但最终他凭借顽强的意志走出低谷。不向困难屈服、不向挫折低头!苏炳添用自强不息的拼劲和自我超越的勇气为体育精神写下重要的一笔。
⑤从首度突破10秒大关,到10次跑进10秒,从追平亚洲纪录,到将亚洲纪录大幅提升0.8秒…国人从未停止过对苏炳添的期待,他也从来停止过前进的步伐。如今除了短跑运动员的身份,苏炳添同时也是一名老师。在课堂上除了耐心指导学生动作外,他也乐于和大家分享运动生涯中的奋进故事。辛勤付出,终有收获!学生从老师身上悟到了拼搏的力量,也从他那超越自我、顽强拼搏的故事中,汲取了以奋斗成就梦想、朝着更美好的前程进发的动力。
⑥“世界屏住了呼吸,9秒83,冲出亚洲的速度。你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你奔跑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这是苏炳添入选“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的颂奖词。苏炳添,一个以奋斗成就梦想的运动员!
以“在 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②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