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研究光的传播时,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
②卢瑟福建立的原子结构模型
③探究种子萌发与温度、空气、水分的关系
④学习分子动理论时,用扩散实验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实验过程:
①取培养皿6只,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编号为A、B、C、D、E、F;将脱脂棉在开水中浸泡后冷却,再平铺在培养皿内。
②挑选600粒种子并随机分成6等份,然后再均匀地摆放在6只培养皿内,盖上盖,放到6只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每隔一天检查并适时喷水。
③6天后,统计各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记录如下表:
组 别 | A | B | C | D | E | F |
温度(℃)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发芽率(%) | 48 | 74 | 82 | 94 | 86 | 75 |
①将新鲜大蒜压成蒜泥,双层纱布包住挤压过滤,制成100%大蒜提取液。
②用无菌水将100%大蒜提取液依次稀释成浓度为50%、25%的稀释液。
③吸取适量且等量的不同浓度大蒜提取液,分别滴入制备好的含大肠杆菌的培养皿中。
④将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内18~24小时。
⑤拍照记录抑菌圈大小,并测量其直径。
①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
②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μm,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
③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达情况。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a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弹了回来,如乙图所示。
【猜想与假设】a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实验材料:橡胶手套,一次性透明塑料杯一只,石墨笔芯2支,9伏电池1节,鳄鱼夹导线2根,小试管2支,火柴,小木条,蜡烛。
小科和小明利用上述材料设计了实验装置示意图,同时针对装置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
优秀 | 合格 | 待改进 | |
指标一 | 装置能稳定产生明显气泡 | 气泡少且间断性产生 | 无可见气泡 |
指标二 | 有独立双通道气体收集结构并能测量气体体积 | 有独立双通道气体收集结构但不能测量体积 | 没有收集气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