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组卷网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下学期试卷

浙江省衢州市2025年九年级学业考试一模语文试卷

二一组卷 日期:2025-04-28 类型:语文中考模拟 年级:九年级下学期 浏览:10
“趣味语文”学习活动
  • 文学社要为校园的几处场所取名,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场所

    名字

    出处

    景观亭

    凌云亭

    ①____,②____。(杜甫《望岳》)

    书法教室

    静远斋

    ③____,④____。(诸葛亮《诫子书》)

    古筝教室

    ⑤____馆

    ⑥____,⑦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 下面是某文化博主写的直播文案,请你帮忙完成创作。

        中国人到底有多爱吃呢?爱到可以拿吃来描绘生活中的一切事情。

    工作叫“饭碗”,丢了工作叫“炒鱿鱼”,那没了收入就只好“喝西北风”。

    轻而易举叫“小菜一碟”,难办的事情叫“硬骨头”,办成了叫“①____”。

    给人告了叫“吃官司”,进了监狱叫“吃牢饭”,以后可要吸取教训,叫“②____”。

    长得漂亮叫“秀色可餐”,有人嫉妒了叫“吃醋”,A____。

    好处占大头叫“吃肉”,占小头叫“喝汤”,B____。

    人际关系好叫“吃得开”,让人拒之门外叫“吃闭门羹”。

    费劲叫“吃力”,受不了了叫“③____”。

    失败叫“吃瘪”,考零分叫“④____”。

    【甲】吃喝之乐乃中国人心目中的人间至乐,有舍事情是吃一顿饭解决不了的呢?

        【乙】最后,这一大早的“您吃了吗?

演讲阅读
  • 阅读

    【剧情提要】北京大学的知识分子们为民族的觉醒积极传播新文化。而辜鸿铭却生怕中国文化被毁弃,立场保守,甚至一副清朝遗老扮相,以致没有学生听他的课。蔡元培校长限他一个月内把学生吸引回课堂,否则就解聘他。于是辜鸿铭进行了演讲。

    【演讲实录】

        诸位同学,我知道你们笑什么,你们看。(转身展示辫子,台下学生笑声不断)辫子有什么好笑的呀,这是我们中华文化一条斩不断的根。在座的各位同学,只要你们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就要依附于这条辫子。只不过,我的辫子是有形的,顶在头上,你们的辫子是无形的,藏在心里。(掌声)

        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割掉了头发,穿上了西装,满嘴的English, 洋人就会高看我们。恰恰相反,当一个中国人西化成一个洋人的时候,恰恰会引起他们的蔑视。只有让他们看到,我们中国人,有着与众不同的文明与精神,他们才会在心里对我们有真正的尊重。

        好,下面开始我的讲课。(向台下深鞠一躬)

    我今天讲课的题目是《中国人的精神》。这个题目我给洋人讲了好多次,但是我给他们讲课,每人要收两块大洋的门票,而且我坚决不给他们插话的机会。当然,今天我是在北大的课堂上,给我自己的学生讲课,这是我们之间的交流,你们可以随时打断我,可以提任何问题,我一定给予你们满意的答复。

    何为中国人的精神?众所周知,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精神。比如说美国人,他们纯朴、博大,但是他们不深沉;英国人,纯朴、深沉,但是不够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但是没有纯朴。我听过一些外国朋友跟我讲啊,他们在中国居住得越久,就越喜欢中国人。这是为什么呀?为什么?(台下学生纷纷提问,辜教授并未应答,而是沉默良久。)

        好,我现在回答你们的问题。我们中国人,思想、性格,有很多的弱点,但是,在我们中国人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什么是温良啊?郭心刚同学,你来回答这个问题。

        (郭心刚答:“回先生的话,学生以为,温良就是温顺和懦弱,是一种不好的精神,体现了中国人道德上的缺陷。”)

        错!错!错!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智慧的力量!

        我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们中国人之所以有同情的力量,是因为我们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生活在一种心灵的生活里,这就是与洋人不同的地方。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生活,是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情感,是心灵的激情和人类之爱的情感。

        我给你举一个例子。为什么与欧洲人相比,我们中国人有惊人的记忆力?因为我们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生活,用心灵的力量来记事,要强于用头脑来记事,后者枯燥无味。

        我再举个例子。中国人比外国人有礼貌,这是全世界都公认的。礼貌的本质是什么呢?是体谅、照顾他人的情绪。中国人的礼貌是发自内心的,他们懂得自己的感情,会将心比心,以己及人,显示出体谅和照顾的特征。当然日本人也讲究礼貌,我个人认为,他们的礼貌是一种没有芬芳的花儿,我们中国人的礼貌是发自内心的,是一种名贵的、散发着芬芳的香水儿。(掌声持久)

    (台下同学问:“事教授,您的意思是中国人用心,外国人用脑,是吗?")

    你可以这样理解。我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娶在东洋,仕在北洋,但是,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脱帽注目)

    现在,我就来解开这个秘密,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过着心灵生活的人!中国人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中国人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的心灵与理智的完美和谐!我辜鸿铭将终身致力于弘扬与传播这种伟大的精神,虽九死而无悔!(观众起立,掌声如雷)

小说阅读
  • 阅读

    资深井娃

    许仙

        ①有位老先生,天生就是“驴友”。他刚孵化出来,仅凭一条小尾巴,就从一条著名的河流,顺着昼夜不息的流水勇往直前。他这是去找妈妈吗?不!他只想离开出生地,离开妈妈。两个月后,他长出了四条腿,他就爬上岸,他爬过田野、青山和河塘,朝太阳升起的方向,永不回头。他一生行走,在旅途中生活、成长,经历艰辛和喜悦,参悟生的意义。

        ②七岁那年夏天,他借宿于浙西某个荷塘,趴在一片宽大而又稳重的绿叶上,晚风轻轻荡漾雪白的月光,乡野的夜晚宁静而又芬芳。有蛙问:“您的家乡不好吗?您为什么从小就背井离乡?”他感叹道:“我的家乡比这儿好,那是一条宽阔而又绵长的河流,东流到海,天天有活水啊!”又有蛙问:“这我就不明白了,家乡那么好,你出来干吗?”他笑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生才与众不同。”③大家就笑。笑声夸张,仿佛是说,纵然游历丰富,他终究是只蛙而已。有蛙问他一路走来可遇到什么有意思的事,不妨说来听听。他说在来的路上,曾经有个把月找不到水源。不到渴死的程度,无法体会水的甘洌。找到水源后喝的头一口水,令他没齿难忘。大家又笑:“你这不是自讨苦吃吗?大河你不待,偏要瞎胡闹。”他又说,有天他行走在大路上,有只老鹰在天上追他,几次俯冲下来,要拿他果腹……听者就说:“那是两条腿的行走的道,不是你该走的。”

        ④一只小蛙摇头,惊恐万状道:“出门太可怕了。”“在家就安全了吗?这塘里就有蛇。”他说着指向前方,众蛙吓得鸦雀无声。他所指之处,在朗朗的月光下,浮萍摇曳,似乎有水蛇出没。沉默片刻后,所有塘蛙鼓吵起来,荷塘里一片呱呱声,天都要震碎了。他睁着一只眼睛睡觉,习惯了在梦里也留个心眼儿。

        ⑤第二天一早,他继续上路。临行前,他诚邀同伴,但塘蛙个个摇头。他再次劝道:“你没有登过高山,怎么知道日出的磅礴壮观?你没有见过大海,怎么知道惊涛澎湃?我奉劝大家一句:趁年轻多出去看看吧。”众蛙摇头:“算了,我们习惯了荷塘。”

        ⑥他十岁那年春天,来到浙东一座山谷的草甸上,遇到一群山蛙,他照例如此劝说,谈到行走的意义:把回想留给未来。山蛙极其傲慢,不论他谈到沿途怎样的见闻和行走的苦乐,都反问一句:“那又怎样?”他们骂他傻:“你哪有我们快乐?我们在山里玩得可痛快了。”跟这些土包子谈远方和诗,简直就是自取其辱,但他还是要说:“人类有句老话,叫‘做人来嬉戏’。一生要玩得风生水起,玩个明白,可不是一草甸就能……”他们嫌他噪,就把他轰下了山。

        ⑦他继续行走,直到十五岁那年秋天,才觉出自己老了,可以歇下来了。这天傍晚,就在他穿越一片辽阔的田野时,不慎跌入一口荒废的枯井。他忍着疼痛,长叹一声:“还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那就在此度过余生吧。”井底飞虫不少,够他续命的。偶尔有老鼠落井,倒也相安无事——老鼠嘛,打个洞就走了。有白云飘过,他的心思就会追随它,飘向他走过的和想象的远方。听到上面的声音,他就想起过去熟悉的劳动场景和自然现象……他虽然身陷井底,心里却装有全世界,满满当当的。

        ⑧熬过这年冬天,这位资深的井蛙已奄奄一息,他清楚自己的生命快走到尽头了。回想起自己行走的一生,他感到特别欣慰:藏一枝春天在心里,就永驻春天。只是死在这荒凉的枯井里,可惜了这身皮囊,腐烂成他乡土。他硬撑到龙抬头,惊蛰过后,他开始祈祷上苍。两天后有条瘦蛇从天而降,一落井底就使出浑身力气,张开饥饿的大嘴,一口咬住了他。他笑了,感觉异常温暖。带翅膀的小生物,振肢逃窜到上方,围观,议论纷纷,有笑他愚蠢的,有赞他豁达的……

        (选自《2024中国微型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古诗文阅读
  • 阅读

    送杨宾序

    【宋】欧阳修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

        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其忧深思远,则舜与文王、孔子之遗音也;悲愁感愤,则伯奇孤子、屈原忠臣之所叹也。喜怒哀乐,动人必深。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其能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湮郁,写其幽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焉。

        予友杨君,好学有文,累以进士举,不得志。及从荫调 , 为尉于剑浦,区区在东南数千里外,是其心固有不平者。且少又多疾,而南方少医药。风俗饮食异宜。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予作《琴说》以赠其行,且邀道滋酌酒,进琴以为别。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注释】①幽忧:过度的忧伤和劳累。②遗音:相传舜、周文王、孔子,担心国事,忧念百姓,都曾援琴作曲。③道:同“导”,疏通。④写:通“泻”,排遣。⑤荫调 (yìn diào): 凭借上代官爵而得官。

  • 阅读

    船夜援琴             思故人

    【唐】白居易             【唐】罗隐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   故人不可见,聊复拂鸣琴。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鹊绕风枝急,萤藏露草深。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平生四方志,此夜五湖心。

    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惆怅友朋尽,洋洋漫好音。

    白居易和罗隐的琴声分别传达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写作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摘录

    1.真正的中国人,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过着心灵生活的人!

    ——摘自事铭鸿演讲稿

    2.在旅途中生活、成长,经历艰辛和喜悦,参悟生的意义。——摘自《资深井蛙》

    3.藏一枝春天在心里,就永驻春天。

    ——摘自《资深井蛙》

    4.心而平,不和者和。

    ——摘自《送杨真序》

        以上摘录有没有引发你联想、思考、感悟的句子?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或叙述经历,或创作故事,或发表观点展开论述……

    要求: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不要出现个人真实信息(校名、人名等)。